每一位早产的宝宝都是被上帝所吻过的孩子,她们的每一次呼吸和心跳都牵动着即将迎接她们到来的医护人员的心。
每一位早产的宝宝都是薄如蝉翼的精灵,她们的每一次动作和皱眉都令守护她们成长的医护人员甘之如饴。
2020年2月25日14:48分,有这样一个孕30周,出生体重仅1110克的早产宝宝,在金牛区妇幼保健院手术室降生了。
她真的好小,就手掌摊开那般大小,因为早产全身皮肤菲薄,像是一个“小玻璃人”,仿佛轻轻一触碰就会碎掉。
手术室刚出生时
出生前——
时间追溯到宝宝出生前,也就是疫情爆发的那段时期。
宝爸远在国外,排除万难赶回来时又面临长达14天的隔离,留下宝妈一个人独自承受慢性高血压的困扰。而家里人想到宝宝发育不良、孕周小、存活率不高,都想要放弃。
我院迅速由医务科牵头,组织了包括产科、新生儿科、手麻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多科会诊。会诊结果告知宝妈后,妈妈一个人毅然决然的坚持无论如何都要生下宝宝,拼尽全力绝不舍弃她。
妈妈的委以重任让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产前管理团队建立、新生儿复苏团队建立、转运暖箱至手术室待命、病房准备待命……
病房预热暖箱等待宝宝降临
出生时——
宝宝出生时呼吸、心率都不好,经保暖、气管插管、复苏囊正压通气等复苏抢救后,心率恢复,但仍为喘息样呼吸,复苏团队紧急联系医务科、放射科、新生儿科,三方配合迅速完成了早期的拍片及转运暖箱的转运。
宝宝入住新生儿科NICU-7床,我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小七”。
转运暖箱转运至NICU病房
NICU病房里——
“小七”生后一入院,全科立即展开争分夺秒抢救,生后1小时20分左右,足量的PS肺内注入;高频振荡通气-BIPAP-NCPAP-HHFNC的呼吸机序贯治疗,脐静脉置管及PICC静脉生命通道的建立……
新生儿科科主任何柳副主任医师带领全科人员根据“小七”每一次细微的病情变化即时调整治疗方案。
医务科多次牵头组织多学科会诊为宝宝诊治打通绿色通道,影像科24小时专人全天值守,进行床旁彩超及胸片检查,即时发现病情,减少宝宝外出检查风险;检验科积极配合,多措并举管理医源性失血,并特向中心血站申请经同一献血者制备的小剂量血制品,以减少同源异质性反应,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和稳定;药剂科派出临床药师跟随查房,提供和设计最安全、最合理的用药方案,为保证“小七”用药合理、安全、有效提供了保障。
暖心的照护
顽强的“小七”在爱的滋养下,经历接踵而至的呼吸关、感染关、贫血关、营养关、黄疸关等一系列生死考验。
于14天后顺利脱离无创呼吸机,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以及呼吸暂停的发生;14天停用抗生素,扛过了感染关,感染指标监测完全正常;生后第1天开始肠内微量喂养,病情稳定后邀请“小七”妈妈来到病房进行袋鼠妈妈护理,住院期间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45天里她从1110克长到2030克,从“小玻璃人”长成了一个精灵的“洋娃娃”。
满月后,就时常看到她在暖箱里面伸伸小手,蹬蹬小腿,看到护士妈妈来喂奶了,就睁着小眼睛特别渴望的看着你。
45个日日夜夜的陪伴,医护人员成功陪“小七”一路打怪升级,现在她终于可以回家,见到爸爸妈妈了,看到她们相聚的场面,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为之感动。
“小七”的妈妈告诉我们,“小七”取名“若南”,寓意是感念疫情期间为全国人民的健康坚守的医护人员,感念以钟南山院士为杰出代表医学人士,感念她们为疫情牺牲和奉献,感念她们为人类健康谋福祉,同时更感谢金牛妇幼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天使般的陪伴和守护,才有了“若南”如今的可爱灵动,希望“若南”长大以后也能将这天使般的爱继续传承下去。
新生儿科是我院特色重点专科之一,金牛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也是金牛区最大的新生儿救治中心。
现拥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普通新生儿病房、新生儿专科门诊和母婴同室四个部分,拥有完整的院前急救—危重转运—重症监护—高危儿随访的急救治疗和康复管理体系,开放床位30张,其中6张NICU床位。
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谨记“广博慈爱、仁泽妇幼”的院训,用爱呵护每一个新生命,和家长们并肩前行,为新生宝宝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科室愿景:用爱心打造区域内高品质新生儿急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