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6日凌晨两点左右,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产科病区的宁静。一名孕妇躺在平车上,由丈夫和医院保安推来,丈夫大声呼救:“医生——”。
值班医师李红、熊丽,总住院医师骆文娟闻声后到达抢救现场,发现孕妇面色苍白,测血压仅77/51mmHg,裤子上沾满血迹,情况十分危急,几位医师立即分工合作:协助家属办理入院手续;询问病史,孕妇对末次月经、孕周、产前检查资料卡号都不知情,并且已经有两个月没有来做产前检查了;听胎心、抽血、呼叫急诊床旁B超,B超结果提示前置胎盘出血;向杜雪莲主任、马庆宁副主任汇报,请求到现场参与抢救,并启动院内急救程序,通知检验科到血库取血;迅速将孕妇送入手术室,签署手术同意书,开始术前准备。
产科主任杜雪莲、副主任马庆宁,儿科主任陈蓓,麻醉科主任马兰都陆续从家里赶到手术室。02:31,由马庆宁副主任医师主刀,行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剖宫产,杜雪莲主任现场指挥,马兰主任密切监测该产妇生命体征,术中证实为中央型前置胎盘。02:35,胎儿娩出,马庆宁副主任接着进行人工剥离胎盘、清理宫腔蜕膜、宫腔球囊压迫止血等后续处理,待产妇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送回产科病区继续监护。5天后,产妇康复出院。
在此次抢救过程中,值班医生反应迅速,各科室医生密切配合。从孕妇办理入院到开始手术仅用时18分钟,从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仅用时4分钟,该孕妇术前、术中出血超过2000ml,术中输血3.5个单位。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终于将孕妇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虽然该产妇的病情逐渐平稳,可宝宝的安危仍然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宝宝出生时无哭声,四肢瘫软,肤色苍白,对外界无反应, Apgar评分仅1分,陈蓓主任和儿科医生立即给予新生儿复苏,并收入新生儿病区治疗。经过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轻微)。新生儿科给予对症、支持及头部亚低温等综合治疗,整个治疗过程顺利,患儿未出现反复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3月6日,患儿康复出院,出院后转儿童保健康复科继续随访观察。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二次剖宫产的孕妇将越来越多,产科合并症、并发症也将更多、更复杂,我院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乃至全院都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经过多年发展,在孕、产妇,新生儿危重症抢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母婴平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